经典图书之解读

2020-05-05 12:09 阅读(?)评论(0)


《阿Q正传》这部经典赋予了我们极大的勇气和力量去对自己进行如此这般的质问。
故步自封,被传统的陈腐观念束缚了手脚,而缺乏个性、毫无主见;
趋炎附势,谄媚于手中掌握权和钱的人,又恃强凌弱;随大流,人云亦云;
不直视现实,不思改变现状,总是企图以歪道理和胡思乱想蒙混过关;
就连自己也不知道所作所为究竟意义何在;最关键的,是浑然不觉自己到底陷得有多深,自己所置身的事态究竟有多么严重。
        这,就是阿Q和他身边的那些人物的典型形象。
     越是不愿面对现实事态,就越是想掩盖真相,越是掩盖真相企图蒙混过关,事态就越是恶化.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阿Q正传》这部作品会具有强烈的“问题唤起”能力呢?这是因为作品中深深蕴藏了鲁迅的“愤怒”。鲁迅有个短篇集,书名叫《呐喊》(意即两军开战之际的狂吼),其中收录了《阿Q正传》和《狂人日记》这两篇作品。在这本书的“自序”里,鲁迅这样说道:“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这段话恰好跟《阿Q正传》的最后一幕场景重叠。鲁迅立志于中国国民的变革维新而来到日本学医,在幻灯片上目击了同胞被斩首示众,便立志:“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将文艺视为精神维新的首要方法,希望读者在理解了这一点之后再去阅读《阿Q正传》。

阿Q其实属于传统陋习笼罩下的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他靠着独自的“精神胜利法”来获得不被失败感和屈辱感击垮的精神支撑。即便完全失败了,他也能趾高气扬地胜利归来,此乃“中华精神文明处于世界之冠的佐证”(当然这是反讽法)。此外,他还有一件祖宗传下来的宝贝,那就是“忘却”。

“而立”之年的阿Q,被一位小尼姑给搞得飘飘然,末了,他扑上去对小尼姑说,“我要和你困觉”,结果被逐出了村子。革命的潮流来了,他也跟着骂,要“革这伙妈妈的命”。稀里糊涂之中,他自己的处境已经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了。阿Q,让我们产生一种深切难忘的伤感。

《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

要推荐一部胜过一百本普通小说的好小说,我谨向大家推荐阅读这本《罪与罚》。读了它,你会懂得“什么是小说?”“什么是文学?”接下来,你的阅读质量也会跟着发生改变。所谓阅读的某种“标准”,宜根据最佳作品来定。

小说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虽然学历很高,但不被社会所认可。由于没有职业,生活一直处于极度困顿之中。尽管如此,他的内心却充满了能量。他百思不得其解,“我这样优秀,为什么社会不给予认可”。他一直因为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的悬殊太大而焦躁不安。“每天早晨总是以一种焦虑而沉重的心情醒来”。现代社会有一些烦躁不安、动辄就发脾气的青年,如果追根溯源,拉斯柯尔尼科夫可以说是最早的人物原型了。

拉斯柯尔尼科夫心里想,要是拿破仑那样的英雄倒也罢了,即便杀了人也会被原谅。为了彻底改变自己所处的窘境,他开始制作方案并杀害了掌管当铺的阿里拿伊夫诺太太,越过了不能越过的那条底线。因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坎坷而去怨恨社会,按照异常的逻辑为犯罪行为开脱并使之正当化。要知道,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仅仅发生在小说里。这种拉斯柯尔尼科夫式情绪,每当我们追溯过去的时代,都能发现它变得越来越明显。

杀人之后,拉斯柯尔尼科夫思想开始出现动摇,如坐针毡。他自己背负的罪恶到底怎样才能得到宽恕?他的灵魂究竟怎样才能得到救赎?做了坏事,事到如今也不能破罐子破摔。不过虽然这么说,也没见他有半点懊悔或反省之心。拉斯柯尔尼科夫就是这样一个男人,接下来他的命运到底会怎样呢?

面对这个不可救药的灵魂,首先做出反应的是一名虔诚少女索尼娅的灵魂。索尼娅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家人不得不去当妓女的姑娘。拉斯柯尔尼科夫让索尼娅朗读《圣经》中的一节,“烛光闪烁,忽明忽暗地照着由于不可思议的因缘而流落到这间陋屋并一起阅读着那本不朽之书的杀人犯和娼妇”,“现在我身边就只剩下你一个人了”,“咱们一起走吧!……我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才到这里来的。咱俩是一对遭到诅咒的人”,“再说,你也越过了那条不该越过的红线”。接下来,拉斯柯尔尼科夫向索尼娅告白,告诉她自己杀了人。他恳求索尼娅说:“你是不会抛弃我自己走的对吧?”索尼娅回答说:“我一直跟着你,哪怕天涯海角!”“我怎么没有早些认识你呢?”

我曾经将这一段精彩场面大声朗读给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听,没想到他们听得那么认真,注意力特别集中。特别是朗读到索尼娅说“你给我马上到外面去,站在十字路口,跪下来,好好地亲吻大地吧!”“有什么苦难都不怕,索尼娅我跟你一起承受!”的时候,孩子们都震撼了。可见通过朗读经典名作能够使得魅力大增,无论他是谁,都会渗透到他的心底。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都属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那一类“多余的人”。只知道酗酒的马尔梅拉多夫(索尼娅的父亲)虽然属于没出息的人物,但他身上却带有一种神奇的魅力;为情欲所困的斯维德里盖洛夫和警察波尔菲里,都对拉斯柯尔尼科夫说同样的话:“你需要空气”,这种“空气稀薄”感,指的就是世道的“生存艰难”。如果将这部经典名著跟日本作家江川卓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解密〈罪与罚〉》这两本书结合起来阅读,在小说这潭水究竟有多深、里面的机关有多么奇巧等方面,想必你会感触颇深。

《变形记》

卡夫卡

一天清晨,推销员格里高尔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这一情节可谓世界知名,就连不读文学作品的人也略知一二。仅凭这一点,这部著作就已经具备了经典的资格,而且,大甲虫即现代人孤独的象征,这种感觉也已成为全球共识。卡夫卡的《变形记》这部“现代寓言”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同样是变形,如果是变成了白天鹅或者雄狮,后来的情节发展就会截然不同,关键是变成了一只巨大的褐色甲虫,谁看了都会毛骨悚然。连妹妹都吓得不再说“再怎么变,你还是我哥哥!”这句话,周围都是这样一种氛围,太恶心了!不想跟你说话,不愿与你沾边,甚至连跟你呼吸同一片空气都觉得不舒服,家里人都远离格里高尔而去。他只有独自待在自己的房间里,被迫处于一种“宅在家里”的状态。

为什么会变形?原因连格里高尔自己都说不清楚。他有时会想,是不是因为自己干推销员这一行压力太大造成的?“一天到晚出差出差,出不完的差”,“唉,真是一切都厌烦透了!”尽管他唉声叹气、牢骚满腹,事态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即便同为悲剧性命运,格里高尔的命运也绝没有古希腊的那种英雄格调。因为事情太具体太平凡,不能够打肿脸充胖子去扮演与命运抗争的角色。走路也只能行爬行,有人来了还得躲到床底下。这种极弱极衰的生存状态,无疑象征着面对荒诞的命运而成不了英雄的现代人群像。

作家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把日复一日将山上滚落下来的石头再推上山的西西弗称为“荒谬的英雄”,而格里高尔则是“荒诞的小人物”。面对自己的命运,他完全无能为力,然而他又没有那种明确接受悲剧性命运安排的觉悟,所以总是逃不脱命运的捉弄。也有人说,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被父亲扔的苹果砸死的情节设计,乃是受到卡夫卡自己跟父亲的关系的影响。

《变形记》是一部“家族”的寓言。它向我们提出了质疑:到底什么是家庭的纽带?这种无助,在日常生活中变得非常模糊,人到了这种时候就必须审视孤独的自我。如果是特蕾莎修女,哪怕对方变成了甲虫,她也会一如既往地善待,但特蕾莎修女在这里毕竟不会出现。在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家庭不过是几个人生活在一起,而社会呢,又能保证多长时间不将我们抛弃,有谁能够对此确信不疑呢?

《变形记》同时也是一个围绕金钱展开的故事。即便是甲虫,只要会挣钱,别人待你就会不一样。小说里面,对待失去收入的格里高尔,他的家人态度骤然剧变,开始视他为累赘。我们可以读出这样的信息:不挣钱的大男人跟一只巨大的甲虫没什么两样。一个失业的男人被视为虫豸,世间就是这般冷酷无情。纵然解雇没有道理,但只要失业状态持续下去,人就会丧失自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恶化。另外,我们当下有一种倾向,有些人就见不得一丁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动辄就说别人“太恶心”并加以排斥,《变形记》也可以解读为针对这种倾向敲响的警钟。面对这样一部经典著作,我们不禁驰骋想象,做出各种各样的解读,这就是《变形记》这部经典的魅力所在。如果谈到那种长期受到体制排斥的心理状态,我推荐同时阅读卡夫卡的另一部名著《城堡》。

《红与黑》

司汤达

一听到于连·索雷尔这个名字,有人就误以为指的是“有野心的年轻人的象征”。这种认识,不能说欠缺经典方面的修养,至少也是缺少常识的表现。反过来看,也可以想见于连·索雷尔是一位非常出名的人物。

我们不妨来做个想象,一个不起眼的木材加工厂老板的儿子,尽管他长得英俊出众而且聪明过人,他如果想在社会上获得成功并立身扬名,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道路让他选择?他野心勃勃,热情洋溢而自负自满,当他的能量和气质从他那年轻英俊的身体里迸发出来的时候,女人们一瞬间必定成为那种力量的俘虏,想挣也挣不脱,想逃也逃不掉,即使想用理性来抵御,也必定是徒劳。因为女人们从潜意识和本能的层面被于连·索雷尔彻底征服了。

《红与黑》这部经典小说被视为心理小说的杰作,实际上较之心理描写,它在深邃的情感变化和欲望的流动方面所做的刻画与描写,要更加细腻、有真实感。

《红与黑》出版于1830年。在当时的大背景下,我们能看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捣毁旧弊的洪流,誓将“法兰西大革命精神传遍全欧洲!”那样的豪言壮语。曾几何时拿破仑开战以来所向披靡,可惜好景不长,之后拿破仑本人因失意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直至1821年病死在岛上。

要是在拿破仑叱咤风云的年代,于连·索雷尔这样的青年肯定身穿“红”色军服,屡建功勋而出人头地了。可是在拿破仑失意后,因为倒行逆施王政复辟了的现实面前,一切可以往上爬的道路都被阻断封死了,贵族和教会卷土重来,上流社会的旧势力死灰复燃。《红与黑》里面就充满了对这种复辟事态的愤怒和批判。大革命时期的磅礴气势在哪里?对自由的希冀与向往又在何方?生活在这样的现实中的作家司汤达,就像一名笔锋犀利的新闻工作者,毫不留情地揭露了上层社会的虚荣和欺瞒性。结果是,于连·索雷尔身穿作为修道士的“黑”色衣服走上立身出世的人生道路。小说名字的“红”与“黑”因此而来,这一说法相较而言有其根据。

于连·索雷尔视三本书为圣典。第一本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忏悔录》,第二本是拿破仑军队的《公报汇编》,第三本是《圣赫勒拿岛回忆录》,就像司汤达写到的,“为了这三本书,他可以去死”。于连·索雷尔能够将拉丁文的《圣经》全文背下来,但这并不是因为他的信仰虔诚,而是因为这会成为他得到社会承认的资本和获得晋升的利器。这个怀里暗中揣着拿破仑肖像、“不能立身出世宁可选择死亡”的青年,野心勃勃、魅力四射,尽管自己受雇于人,但他对任何人包括自己的雇主在内都怀着一颗强烈的自尊心。他一次次勇敢而细心地挑战、高贵地搏斗,然后在胜利中陶醉。

对于连·索雷尔来说,征服德·雷纳尔夫人的爱情也是一种“英雄的义务”。他单枪匹马,勇敢而又果断地实践着马克思所提倡的“阶级斗争”,在爱情的战场上,他尝到了“伤害侯爵的快乐”。于连·索雷尔曾兴奋不已地说:“木材商的儿子赢了!”“跟那些混蛋相比,我要聪明得多。怎样挑选时尚的军服,这是我的拿手好戏”。面对这样的于连·索雷尔,有谁能笑得起来呢?他跟侯爵夫人之间的那场恋情毕竟不是假装的。

在贫富差别越来越大、食草系男生越来越多的现代,真心希望更多的人去感知主人公于连·索雷尔的魅力和他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佛陀语录》

日本虽被视为信仰佛教的国家,人们对佛教都比较熟悉,但意想不到的是几乎极少有人读过《佛陀语录》,即便听见过和尚念经,意思也总是不大明白。再说大乘佛教佛典的汉译本,上面记载的也不是佛陀的原话。

在这里,我们何不追根溯源,以一颗纯净之心去听一听佛陀是如何开示的呢?其实,阅读起来很简单,只需一天就可以把它读完。然而,要做到融会贯通,则需要一生的修行。但只要我们有机会去阅读它,就已然有助于心态的调整。

《佛陀语录》传递的语言信息非常简洁,而且多次反复。例如,“朋友之间互相问候起居行止,而他追求别人不追求的独立无羁,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摒除污浊和痴迷,对整个世界无所祈求,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这样的话语几遍读下来,无意识地就想念上一句:“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我们现代人很容易把独身一人理解为孤独或寂寞,可佛陀却说:“应该学会沙门奉行的独居”,“独居就是智慧,独自生活会得到快乐”。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一下有轴有芯的陀螺不停旋转的样子。只要轴心正,“独居”并非坏事。

“做一个有能力、正直、正确的人,语言温柔而灵活,不自以为是。”佛陀要我们做的就是这样的人,知足而聪慧。“让一切众生幸福安康!稳稳健健!让他们开怀快乐!”“对整个世界施以无限的仁慈心,无论在高处、低处或地平处,不受阻挠,不怀仇恨,不抱敌意”。佛陀的话语,让我们想起日本诗人宫泽贤治题为《不怕风雨》的那首诗和诗中的名句,他说:

“在全世界所有人没有得到幸福之前,不可能有真正属于个人的幸福。”《佛陀语录》让我们产生这样一种感觉:释迦牟尼的灵魂和思想作为一种DNA,穿越时空被一代一代人所继承。

修为的目的是抵达一种平安境界,也就是所谓的“涅槃(Nirvana)”,摆脱执念才是通向涅槃之路。“避开爱欲,犹如不踩蛇头,有识之士克服世间的这种执着”。佛陀要我们懂得,只有消除了各种各样的烦恼,才能得到真正的“安稳”。佛陀还教诲我们心不可沉,不可想得太多,亦不要觉得自己比谁厉害,比谁差。

《佛陀的真谛·感兴之言》中有这样两句话,一句是:“不应该迷恋旧事物,不应该承受新事物,不应该哀伤消失的事物,不应该依附空虚”;另一句是:“调整好你自己吧。就像马车夫备好马车,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沉心静气到达苦难的彼岸。”

所谓佛陀,即觉醒之人。对我们来说,即便是“100%的佛陀”做不到,那也可以从“5%的佛陀”做起。首先练习单独打坐,拿起现在手里这本书,打开读一页,调整好呼吸,沉住气,然后做5分钟的冥想。如果所有人都一点一点地走向觉悟,这世界也就和平了。

《麦克白》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的《麦克白》是一部不朽的杰作。挖掘至人的心灵深处的名言妙语,文章里可谓俯拾皆是,它有一种内在的张力,能让读者紧张得喘不过气来,非得一口气读到故事的尾声不可。黑泽明导演的电影《蜘蛛巢城》就是根据《麦克白》原作改编的,只不过背景舞台替换成了日本的战国时代。原作经过改编后诞生出新的名作,这本身就显示出了《麦克白》这部经典的巨大力量。只要是一篇优秀的剧作,哪怕几经改编,也不会失去名作的核心本质。

麦克白是苏格兰的一名骁勇的武将,他深得国王邓肯的信任。有一次麦克白遇到三个巫女,说他要晋爵为王,巫女的预言点燃了麦克白心灵深处渴望当国王的欲望之火。欲望从被意识唤醒,开始不断地膨胀,在麦克白的心中如一只怪兽般越长越大。尽管如此,麦克白的理性仍然清醒着,他自问:我为什么要屈膝跪在这卑鄙的诱惑面前?他无所适从。然而,当麦克白夫人知道了这个预言之后,便急不可待地怂恿并催逼丈夫弑君篡位,她等待着“充满太多的人情乳臭”、缺乏邪恶之心来操控野心的丈夫,独白道:“快到这儿来吧,让我把我的精神灌注到你的耳朵里。”麦克白心里一边想,“如果这事干完就算了结了的话,那干脆就快下手吧”,一边却又心有余悸,觉得“我的跃跃欲试的野心,却不顾一切地驱使着我去冒颠踬的危险”。他一边对夫人说,“还是作罢吧”,一边又自言自语自责“就像又想吃鱼又怕湿了脚的猫”。结果挨了夫人一顿抢白,说他“你这人就是嘴上说行动实际上胆怯的懦夫!难道你就愿意这样长久居人之下混一辈子不成?”夫人那种一旦发了誓,哪怕自己的亲生婴儿也能“把他的脑袋打碎”的气势刺激了麦克白。他对夫人说:“但愿你生的都是男孩子,因为你的大无畏的精神只会让你养育男子汉”,“我的决心已下,我要竭尽全力去干这桩可怕的伟业!”这个场面,无论小学生还是大学生来一起朗读,都将引起极大的反响。

麦克白夫人作为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人物,有着十足的魅力。这个场面,我本人至少朗读过上百遍,不但没觉得腻味,反而越读越喜欢,最后竟背诵了下来。其实,戏剧也就是台词,只要你将自己置于演员的角色去朗读,就会理解作品的伟大。哪怕巫女的一句台词,“美就是丑恶,丑就是美”,也会引起轰动。

“砰砰砰的敲门声”威胁着双手沾满国王鲜血的麦克白夫妇。麦克白叹息道:“用你的敲门声让邓肯苏醒过来吧!但愿你能把他叫醒!”可是为时已晚,国王的亡灵缠扰着麦克白。见此情形,夫人安慰麦克白:“这不过是你的恐惧所描绘出的图景”,但她自己却也陷入了精神错乱。她反复洗手,不断地搓手,直至最后气绝而死。听到夫人死去的消息时,麦克白的台词非常具有莎士比亚的特色,“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

其实,世界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小演员。





《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悖论”往往极易引人注目。追求无休无止地赚钱的近现代资本主义,为什么能够在那些宣传禁欲的清教主义(尤其是加尔文主义)国家得到发展?那些拥有信仰并敌视一味追求盈利的人们,在生存问题上为什么会走到依赖于资本增值的道路上去呢?新教徒的伦理里面,是不是存在一种能够促进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要素呢?

如果翻开某一本书,眼前出现了一连串充满魅力的悖论式质疑,我们肯定会禁不住继续阅读下去。其原理可以大致这样理解:本来脑子里装的是入世禁欲主义,而且须十分努力工作以尽天职,可是那些人们并不在乎的金钱财富却大量积累了起来,加上禁欲意识的作用,人们都不侈靡浪费,这就导致了资本积累的进一步增加。人们把这些资本投放到未来的活动中(投资),结果钱越赚越多,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人和他们的宗教伦理观念全部被资本自我增值系统所裹挟吞噬,结果只剩下资本主义这条混浊的洪流。

富兰克林就秉持这样的观点。资本主义的精神是什么?他认为“时间就是金钱!”“信誉就是金钱!”“钱这东西能自行繁殖,会越生越多”。正直的人既勤俭不怠,又刻苦守时,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建立信誉,金钱便会积少成多,这既是一种伦理,同时也是一种义务。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时代的整体社会伦理气氛,而不在单个人的气质和他们的意志。按照加尔文主义预定论的说法,由于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人们会因为难以得到“救赎”的保障而觉得焦虑不安。为了谋求“救赎”,人们将上帝赋予的作为使命的那种职业视为天职,并兢兢业业地做好它。致富只是这种行为的必然结果。新教教义所倡导的禁欲,出自“视劳动为天职、对救赎坚信不疑的一种最佳的——或者说是唯一的——手段的观念,它创造了一种心理上的启动力”。“为了追求上帝的国度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严格的禁欲”这两者,到底是怎样猛烈促进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力的呢?其实,这就跟现代的企业家视盈利为天职的特征一样,视劳动(工作)为天职,已经成为现代工人的特征。

像意大利那样的天主教国家以及东方诸国,比较讲究享乐人生的某种平衡或适度。倘若失去了这个“度”,为所欲为,一个猛子扎到底,那么竞争持续下去也就住进“铁笼子”里面去了。我们已经在雷曼危机以及其他种种全球现象中,目睹了“没有灵魂的专业人才和没有情调的享乐之人”的下场。

社会学让我们思考人的生存方式,这就是马克斯·韦伯的迷人之处。在阅读这本《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时候,我还推荐同时阅读《作为职业的政治》和《作为职业的学问》这两本书。世界非常不简单,历史也同样不简单,不可能一一规范化。作者留给我们的都透过这本书的纸背传来:

以多元的视角去把握事物吧。

《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彼得·德鲁克

现今,在大学或研究生院学习管理学的人明显增多了。最早确立“管理学”这门学问的是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就是德鲁克在这方面的学问之集大成。

德鲁克的管理学,充满了一整套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富有实践意义的金点子,可供公司、NPO(非营利组织)以及所有团体组织来参考。也就是说,德鲁克提供了一套改善现实、提高成效的最有力武器。这套武器的名称叫作概念与命题。

这里试举个例子。有这样一个命题,“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根据这个命题,“创造顾客”这一思维方式就会占据人的头脑。有没有那种摸清潜在需求的信息传感器的问题意识,就会在读者脑子里滋生。一般来说,我们不会想到顾客是可以创造的,第一次看到德鲁克这一概念的瞬间,一种崭新的观念就自然产生了。本书的副标题“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虽然被翻译成“任务、责任、实践”,请读者务必注意原英文副标题都是复数形式。单说责任,难免让人感觉到莫名其妙,但这些复数形态非常具体地意味着诸多应该做的事情。

德鲁克对我们的期待是什么呢?我认为不要再去讨论他的理论,而是通过读他的书并落实行动起来,去激活我们自己的组织。换言之,就是去“运用德鲁克”。从这个意义上讲,作家岩崎夏海的热卖图书《如果高中棒球队女经理读了德鲁克的“管理学”》才是正统的德鲁克读法,在传播如何应用德鲁克管理学方面可谓功不可没(主人公阅读的是该书精华版)。无论学校的课外活动小组,还是别的什么地方都能够应用的理论,其实践性着实非常强。

经营管理的三大作用分别是:其一,发挥该组织的使命;其二,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其三,社会贡献。如果偏离了本来的使命,或者从事劳动生产的人不舒畅,或者对社会无用的话,那么说明管理没起到作用。

管理要在五个方面设定目标,第一是了解顾客需求的“市场”,第二是刷新价值或系统的“革新”,第三是人、物、资金三方面“经营管理资源”,第四是提高效率的“生产性”,第五是对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利益并不是目的,而是持续生产的条件,企业是社会的公共组织,人才是最大的资源,企业要做的是管理好实践,使组织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强项。

德鲁克的这些思考方式,要实现的理想是谋求劳动者和顾客的幸福。整个社会中,大家都掌握了这种管理能力,社会就会变成幸福的社会,就能排除专制独裁政治和极权主义。

德鲁克不但提示了企业或社会组织应有的姿态,还指引了一条通向理想社会的具体途径。他就像卢梭一样,既是社会思想家,又是社会教育家。德鲁克自传《旁观者的时代》也非常有趣。

我有一个提议,不妨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的观点来重新审视教育。德鲁克说“时间是最大的资源”,对此,我表示赞同。我们用秒表可以将时间的密度加大,但只有珍惜30秒、珍惜1分钟,意义的浓度才会加大。作为教师(上司),需要有一种扪心自问的意识,即“我是不是剥夺了你们的时间?”只有经过实践,才能称得上管理。

《风姿花传》

世阿弥

《风姿花传》是一本传艺书,是距今600多年前日本能乐的集大成者世阿弥写下的,一直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提供大量的人生智慧。这本书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世阿弥之父观阿弥用口述的形式传授人生经验之精髓部分,口述对象即他的后继者长男世阿弥;一部分是世阿弥自己的解说。所以这本书里面观阿弥的观点色彩比较浓厚。世阿弥写的传艺书,还有一本名著叫《花镜》,希望大家一并参考阅读。

世阿弥家族艰难度世,靠的就是能剧这门艺术,《风姿花传》就是其秘传本。本书的最后,作者写有这样的文字“此乃秘传”。既要满足掌管天下的将军以及贵族阶层的达官贵人的嗜好,又必须讨得普通观众看客的喜欢;既要具备日本神道法事礼仪的庄严孤高的品格,又必须生动有趣看点多多。说穿了,能剧就是一种既高雅脱俗又能让普通观众喜闻乐见的艺能。两者兼容并蓄,这是与现代社会的工作相通的课题,观众或读者很容易结合自己的情况去思考。

高雅与通俗的兼顾,这一课题的关键词是“花”,即了解花的不为人知的神秘。《风姿花传》里面有句话非常有名,即“秘则花,不秘不成花”。这里的“花”是指什么呢?

世阿弥是这样解释的:“花之所以为花,是因为看花者内心觉得珍奇。”倘若人人都知道了“花”的秘密,那珍奇就无从谈起,“花”也就失去“花”的意义了。“花”十分神秘,而且这种神秘又不为人知,那么“花”可以永远作为“花”持续下去。戏台舞台上也是这样,剧情一切都如观众所预料的话,就不是好戏剧。

依世阿弥的说法,“所谓花,即让人内心产生始料不及之感”。也就是说,这里的“花”,指的是让观众在观剧过程中能不由自主地感动喟叹,要求的不仅仅是艺术上的至高无上,还必须有出人意料的成分。一守秘,二“让人大意,必胜”,世阿弥家族得以生存并延续下来,靠的就是这套兵法。《风姿花传》里面,蕴含了作者非常现实的思想。

这里说的“花”,是随着演出者的年龄和状况产生变化的。十二三岁的时候有一种可爱的魅力,“此花,其实非花。只是季节之花”,这时必须重视表演技巧,为此须勤加练习。二十四五岁的时候看上去不错,其实也不是“真花”。如果将“季节之花”和“真花”搞混淆了,就会离“真花”越来越远,就连原来的“花”也将随之失去。个中道理切望好生理解。

希望大家把观阿弥和世阿弥两父子那些严厉的话语当作激励的箴言来阅读。

人活到44岁、45岁都还没失去的花,那才叫作真花。得到真花的人,即使老死了,“应该能留下”。世阿弥的父亲观阿弥活到52岁去世,临死两周前还在舞台上跳了能舞,赢得了观众的赞赏。依照世阿弥的说法,那完全是“因为得到了真花”,虽身为老朽之木而花却不会萎谢,此乃“残花存老骨之佐证”。多多朗读这些章节,不禁已然热泪盈眶。

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学的东西相当多,例如“不忘初衷”,即不要忘记自己尚不成熟的那些时光。再者,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东想西想,只管尽力去做好它。“先有量的积累和功夫的炉火纯青,之后方知花之不谢”,积累经验,绞尽脑汁。这既是世阿弥家的秘传,也是从艺之王道。

《君主论》

尼可罗·马基雅弗利

一本图书,看它的目录就能知道作者的头脑是否逻辑清晰。马基雅弗利的著作,光是目录就让人感佩不已。因为它不仅具体入微,而且直逼问题的核心。

“君主应该对军队做些什么?”“怎样才能避开轻蔑与憎恶?”“意大利的君主们为什么丧失了政体?”如此等等,列举的题目无一不是我们想请教的问题。马基雅弗利思维敏捷,的确超越了时空。

《君主论》是出生于佛罗伦萨的马基雅弗利献给美第奇家族首领的以示“忠诚的证物”,是他对“古往今来的事件经过深思熟虑探讨的结果”所做的概括。据他自己称,“他做不出”比这更好的赠礼了。正如马基雅弗利自己所言,这本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素材的多样性和主题的重要性”,其中引用了大量具体事例,针对重要问题的核心,提供了诸多咨询见解。

本书还特别指出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二世在丢失国土领地的问题上所犯的五项错误(包括自己没有在那里进行殖民等),并总结出一条一般规律:“谁制造了促使他人强大的因素,谁就自取灭亡。”此外,类似大流士王国在亚历山大死后为什么没有反叛那样的质疑,也非常有意思,让读者读了忍不住想去探询答案。而“对于占领前在各自的法律下生活的城市或君主国,应当怎样统治”这样的问题,则属于组织的继承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之所以这本书一直得到现当代经营管理者的青睐,想必是因为马基雅弗利的观点既合理又实际,读者能够结合现当代的情况进行换位思考的缘故。只要将书里的君主换成现当代的经营管理者或领导人物,只要把书中的政体替换成现当代的组织,这本书就变身为一部充满灵感、予人以启迪的经典。

《君主论》里面,同时写到了冷酷的运用方法。他认为,残忍也要看是善用还是恶用。快刀斩乱麻,速战速决以促成事态趋利于臣民的良性转换,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君主论》中所谓“加害行为,必须集中一次性实施,而施恩,则需要一点一点地进行。尽可能让对象慢慢咀嚼其甘味”等等,貌似统治者的弄权术,也许有些还让人恶心,但我们如果将它解读为“要责骂孩子就严厉地呵责一次,不要无休无止”的话,完全可以为我们所活用。

《君主论》里面还有一句箴言非常有现实意义。作者告诫说:君主要懂得区别使用兽性和人性,让别人认为你有修养有素质,而做到有益无害。心腹和部下既有才能又忠君的话,那这位君主必定是开明之君。另一方面,作为君主,用人应该任人唯贤,而不能让身边只跟着一群溜须拍马的喽啰。君主还应该当好听众,允许他人畅所欲言。“接下来,你就必须自己一个人,运用自己的方法去做决断”,要知道,好运总是站在坚毅果断、勇往直前的人的那一边。

总而言之,《君主论》对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可谓满载金玉良言。同时,最好还能跟另一部经典名著《孙子兵法》一起阅读。

《忧郁的热带》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在对近现代西方价值观持有疑问的人眼中,结构主义代表性人物、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堪称一位知识巨人。这本书深入那些被强制性戴上“未开化”帽子的民族之中去做田野调查,试图恢复“原始思维”,让过去一度以西方为中心的思考方式,从绝对化变成相对化。

作者认为,被西方人称为“未开化人”的那些民族,他们对把自然进行分类并使之有序化的“客观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其“理性的操作与观察方法”与近现代科学拥有同样的客观性。“无论对哪一方来说,世界既是满足欲望的手段,在同等程度上又是思考的对象。”

使用现成工具制成物品的“手艺人”,在对不同世界的分类方式上,跟科学家大相径庭,你会觉得在重新审视西方中心主义的问题上有了同盟军。其实,衡量价值的尺度岂止一个,笛卡尔式自我意识并不是绝对的,也未见得“发展”就一定是好事情。“原始思维”的恢复,是西方的智力优等生犹太人提倡的,它导致了世界知识版图的变更。

《忧郁的热带》是一本有关亚马孙河纵深处的田野考察记录。列维-斯特劳斯笔下的文章热情奔放,妙笔生花而且生动感人,既是难能可贵的学问探究,又具有强烈的文学性。因为属于纪行文一类,所以不必拘泥于从哪里读起,从作者《启程》读起也可以,从第六部《波洛洛族》或第七部《南比克瓦拉族》切入也无妨,同样易于掌握其精华部分。

例如,第六部《波洛洛族》里有一章叫作《生者与死者》,写到村子里只要有一个人死了,村民们都要举行集体狩猎,其实这就是一次“对自然的讨伐之行”,最理想的是能打到一只美洲豹。人死了为什么要去猎豹呢?人的死亡使得村子受到了损害,也就是说自然应该偿还它对村子的“负债”。村子既然因为人死了而受到损害,就可以向自然把这个“借债”讨回来,这就是狩猎。为了让死亡的损害得到救赎,葬礼要持续好几个星期。按照波洛洛族人的思路,自然与文化相互处在对立面,这一点跟社会学家们不谋而合,从这个意义上讲,波洛洛族人个个都是社会学家。生命属于文化系列,而死亡则属于自然,而且具有反文化特性。

南比克瓦拉族非常爱孩子,做父亲的会给自己的孩子讲神话故事。他们的过去就是这样一种缓和而平稳的反复,而现在他们却陷入了危机。由于葡萄牙人实施的种族大屠杀和欧洲人带来的瘟疫病魔,南比克瓦拉族的人口急剧减少到几十分之一,简直就是一个“被掠夺得赤条条的民族”。他们赤身裸体,冻得浑身发抖,围在篝火旁,“夫妇身体紧紧拥在一起,仿佛久久沉浸在早已逝去了的身体结合的回忆之中”,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南比克瓦拉族人的无比深厚的温情。最后一章,“世界从无人开始,也必将以无人告终”,这句话分量十分重。这是作者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也跟环境问题有关,要求我们人类控制“狂躁的冲动”,“停止一味向前猛冲”。
  最后修改于 2020-05-05 13:47    阅读(?)评论(0)
上一篇: 老大叫刘备 下一篇:灾害天气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